国际大会通过的决议,除少数例外 外,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这些决议通常不会对各国施加新的法律义务,违反这些义务将根据国际法承担责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决议对各国没有法律意义。当决议表达特定的观点和对国际法的解释时,它们可以作为投票支持它们的国家的法律确信的证据,并反映这些国家随后在解释日内瓦公约及其议定书方面的实践。正如弗朗索瓦·比尼翁 (François Bugnion) 在 2009 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这些决议“代表了国际社会采取的立场,交战国需要考虑”(第 704 页)。各国认识到这一重要性,这一事实体现在这些决议措辞的谨慎(有时充满争议)的谈判过程中。
虽然本决议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但并不能说它反映了会议所有与会国的观点。这是因为少数国家选择使用鲜为人知的程序机制,在决议通过后“脱离”其立场。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允许协商一致意见成立,而不会阻止决议的通过或付诸表决,但它们表明它们并不完全认可其所有内容。八个国家(白俄罗斯、古巴、伊朗、马里、缅甸、朝鲜、俄罗斯和叙利亚)以这种方式脱离了立场。尽管如此,由于所有其他国家以及所有国家红会都全力支持该决议,我们可以说,尽管它可能并不代表整个国际社会的一致意见,但它已经非常接近了。
决议的序言部分详细列举了在武装冲突中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所带来的 哥伦比亚资源 风险和危险。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网络和平研究所等民间协会以及日内瓦学院等学术机构长期以来的担忧,这些机构多年来一直在就这些问题发出警告。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该决议前所未有的详细程度——如此具体的程度在如此广泛的国家联盟通过的文件中是前所未有的。
各国尤其注意到以下几点:
武装冲突各方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可能会对平民造成伤害,特别是当这些手段针对或偶然影响民用关键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时(序言第 7 段)。
当国家和运动组成部分缺乏足够的能力来检测和防御恶意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活动时,这可能会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攻击(序言第 8 段)。
恶意信息和通信技术活动的规模、速度和影响范围(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可能会伤害平民,包括当信息和通信技术被用于招募儿童时(序言第 9 段)。
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在恶意信息和通信技术活动中的使用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些活动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其潜在危害(序言第 11 段)。
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够使或鼓励平民参与与冲突相关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活动,而无需充分了解相关的风险或法律影响(序言第 12 段)。
影响人道主义组织的恶意信息和通信技术活动,例如数据泄露和虚假信息,可能会扰乱救援行动、削弱信任、威胁人员的安全,并最终阻碍这些组织接触受影响的民众(序言第 14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