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的民主似乎走到了岔路口。一方面,近几十年来,我们目睹了民主规范和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度激增,以至于除两个国家外,所有国家都自称为民主国家,这至少表明了民主规范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特别是在那些长期以民主为政治决策模式的国家,公民似乎对民主的实践方式深感不满。即使不考虑唐纳德·特朗普的当选和最近的英国脱欧公投,欧洲和美国的长期趋势是投票率下降、政党难以留住成员、职业政客越来越被鄙视或被视为不值得信任。在这些地区之外,在新兴或转型民主国家,经停滞,而且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结构性壁垒来对抗独裁统治,民主化的胜利进程可能已经停止。
政治倾向于由领导人的个性而非意识形态或政策纲领主导,这是本次讨论的一个关键主题。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政治生活中一个日益突出的特征,会产生负面影响(参见Poguntke & Webb 2005;McAllister 2007;Balmas et al. 2014)。具体而言,个性化被认为会对政治代表性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政治意识形态和政纲的相关性有限,使得政客对选民的责任感降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民主已经走到了重要的岔路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似乎不知道该往哪条路走。
我们之所以对这些主题如此着迷,是因为我们研究的是小国(人口不到 100 万)。正如我们即将 贷款数据 出版的新书《小国的民主:不顾一切坚持下去》所表明的那样,个人主义在公民和政客每天见面和互动的社会中无处不在。因此,如果个人化是全球趋势,那么通过研究微观案例中的政治运作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其负面影响或其他影响的信息。特别是,由于从统计学上讲,小国比大国更有可能实现民主,因此个人化可能会对民主治理的弹性产生意想不到的好处。
为了解释这种韧性,我们在书中试图回答的问题之一是小国的国内政治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它是否符合个人化的负面描述,还是国家规模与民主化之间的统计相关性指向了隐藏的好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 39 个人口不到 100 万的小国,并在过程中对 250 多名精英人物进行了采访。尽管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们来自世界五个地区,在政治学家用来比较民主的所有标准变量方面各不相同,包括经济增长水平、殖民遗产、制度设计、政党制度等),但我们发现政治实践非常相似。主要特征包括:
个人领导人与选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小国,选民和政客之间没有政党系统的中介,而是有相当多的机会进行直接、个人的接触。政客承担的私人和职业角色重叠,进一步放大了这种趋势。政客不仅仅是立法者:他们是家庭或家族成员、朋友、邻居或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