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克劳斯·德克提出了 这样的论点:数字人文学科所需的计算机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合作有助于模糊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界限。定量、实证方法的数字化操作对于人文学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反之亦然:计算机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团队合作可以为计算机科学本身提供动力,不仅使其进一步发展其方法,而且可以对其进行反思。并且,正是对自己的研究工具和程序的批判性反思——通常是人文学科的典型特征——才开辟了通过研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及时伴随这些转变的可能性。
Arndt Niebisch在敏捷性、版本控制和开源方面进行开发。人文学科的软件开发和实践表明,人文学科数字化的潜力不在于计算机本身的使用,而在于实验和构建数据驱动的科学形式所需的工具。他以相关软件开发为例,表明此类流程只能作为协作实践来实现。这标志着人文学科研究实践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人文学科中仍然受到青睐的个体学者形象正在受到推崇,而基于“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则日益增加。
第六
本卷的贡献基于“数字化如何改变人文学科”研讨会的工作论文。新的研究主题阿富汗电报数据 和方法》,于 2017 年 3 月在拜罗伊特大学举行,是 DFG 资助的研讨会系列“人文学科的数字化”的一个子项目。本次研讨会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从民族学到文学研究再到考古学——明确了数字对象和方法在各个学科内的影响力和形成力。与此同时,数字人文实践在各个社区中的结构有多么不同,以及各个学科的认识论基础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它们的影响和改变,也变得清晰起来。需要指出的是,数字人文学科已经引发了人文学科的认识论变革,这种变革正在改变特定学科和基本人文学科概念,产生新的对象和研究问题以及方法程序,并且其特定学科和方法论概括的范围必须比这里进行的更彻底地研究。